明年即將上路的108課綱,英語課程被鼓勵要跨領域、跨學科,此篇文章分享跨領域的的英語課程,與同時提升學生英文的聽、說、讀、寫能力的課程設計。
課程:英語與生命科學(Life Science)結合
學生的課前知識(prior knowledge): 已學過sequence words (first, next, then, last and finally), 老師也已在上堂課介紹過文章內的重點單字(target vocabulary),如:system, artery, vein, capillary, lung, carbon dioxide。在前堂課先幫助學生了解這些重點單字,有兩原因:1. 因這些字較難從文章中的上下文猜出其意。2. 可以降低下堂課閱讀生命科學的英文文章的難度。
學生英文程度: 中級
教學目標:學生能運用visualization此閱讀技巧去提高閱讀理解,並用英文口頭敘述文章每個段落大意。
圖一
教學步驟:
- 1. 解釋visualization此閱讀技巧,以一小篇短文,引導學生如何應用此閱讀技巧,及如何在閱讀文章時,將文字轉換成圖象於腦海中,幫助學生成從被動的閱讀者(passive reader)成為主動的閱讀者(active reader),以提高對文章的理解程度。
- 播放該篇英文文章的audio (語音檔、CD),請學生一邊聽,一邊閱讀,並圈出不確定意思的英文字。(註:文章的難度須符合學生英文程度)
- 討論過不確定單字意思後,示範並引導學生如何運用visualization此閱讀技巧於閱讀英文文章的第一段。
- 讓學生應用visualization閱讀技巧於閱讀每個段落上,並請他們將文字轉換成腦海中圖像畫於紙上,老師好評估學生對於英文文章的理解程度。老師並鼓勵學生可以在圖片下,寫上英文說明(captions)(圖一、二、影片一)。
- 讓學生用英文口說,去解釋該圖像,並也要求學生用sequence words (first, next, then, last and finally)來輔助說明,藉此也同時讓學生用英文口頭敘述該段落的大意 (影片一、二)。
圖二
影片內的學生為台灣體制內一般公立學校和體制外的自學生,此在堂課中,學生除要運用先前學過的英文單字去理解英文文章,用英文口述說明他們的圖畫,並用英文書寫出圖畫的註解,學生也需應用聽、說、讀、寫四項英文能力,去完成上述的教學步驟的所有任務。在錄影片時,因完全沒有預演,所以影片呈現學生課堂上真實的英文程度與表現,另此口說部分為訓練流暢度,故並沒有每個口語錯誤都給予糾正。
原文出處
English with Ping Facebook
原文標題
108課綱之跨領域英語教學與學習